日昃旰食意思

"日昃旰食"這個辭彙來源於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和飲食習慣。在中國古代,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其中,「日昃」指的是太陽偏西,大約在下午兩點到四點之間。而「旰食」則是指很晚才吃飯。

所以,「日昃旰食」的字面意思就是在太陽偏西的時候很晚才吃飯。這個辭彙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因為忙碌或者其他原因而錯過了正常的用餐時間,只能在傍晚時分匆忙進食的情景。在古代,這樣的生活習慣可能與農耕社會的作息時間有關,人們往往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農忙季節或者有其他重要事務時,就可能出現「日昃旰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