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虀畫粥的的意思

"斷虀畫粥"這個成語出自《晉書·王羲之傳》,原意是指在貧困的環境中,人們用刀斷虀(切成小塊的肉),用畫粥的方式來均分食物,比喻在貧困中節儉度日。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生活困苦,但也能夠堅持節儉,不浪費食物。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晉朝時期,書法家王羲之的父親王導非常節儉,他在家中的飲食非常簡單,常常是斷虀畫粥。王導的這種節儉精神對王羲之影響很大,王羲之後來也成為了一位節儉的人。

在現代漢語中,"斷虀畫粥"這個成語已經不太常用,但是它所代表的精神——在困苦中堅持節儉,不浪費食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