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好德意思

"攸好德"這個辭彙源自《詩經》,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用語。《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作品,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攸好德"這個辭彙的具體出處是《詩經·大雅·泂酌》,原文是:「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饙饙。攸好德,無荒怠。」

這裡的「攸」是一個助詞,沒有實際意義,用來加強語氣。「好」是喜歡、愛好。「德」指的是道德、德行。所以,「攸好德」的意思是「愛好道德」,表達了古代君子對於道德品質的追求和崇尚。

在《詩經》的時代,這種對道德的追求是社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個人修養和社會倫理的重視。這種思想對中國後世的儒家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個人修養和道德自律的重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