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羊的意思

"攘羊"這個辭彙源自《論語·顏淵》中的一個典故,原意是指偷羊。在《論語》中,這個典故是用來比喻糾正錯誤和過失。後來,"攘羊"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行為不端或道德上有缺陷的人。

原文中的句子是:「顏淵曰:『盍之問歟?』子曰:『攘羊而利其群,不亦善乎?』」這句話的意思是,顏淵問孔子,如果有人偷了羊,但是對羊群有利,這樣做好不好。孔子回答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偷羊是違法的行為,即使對羊群有利,也不能成為偷羊的藉口。

因此,"攘羊"這個詞的本意是指偷羊,引申義是指不正當的行為或道德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