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意思

"搢笏"這個辭彙源自古代漢語,意指官員將手上的笏板插入腰帶或笏囊中的動作。笏板是古代官員上朝時用來記錄和記事的工具,形狀類似於現代的平板電腦。官員在朝見君主或參加重要儀式時,會將笏板插入特定的腰帶或笏囊中,以示莊重和禮儀。

這個辭彙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較為常見,常常用來形容官員的莊重舉止或朝廷的莊嚴肅穆。例如,《史記·叔孫通傳》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叔孫通者,沛人也,以文學為漢王所知。及高祖即位,叔孫通說上曰:『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故聖人制禮,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今臣等起於草莽之中,致身於列侯,此非古之所謂賢人也。臣願得征天下有德行者,明禮義,以尊主上。』高祖曰:『善。』於是叔孫通乃征魯諸生,與議定禮儀。」這裡提到的「禮」,就包括了官員上朝時搢笏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