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疑質理意思

"援疑質理"這個詞語來自中國古代文獻,尤其是儒家經典中的《論語》。這個詞語的含義是指在學習和討論中,對於有疑問的地方要提出來質問,並且要探求事物的原理和真理。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感到危險。接著,孔子又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我為別人謀劃事情是否盡心盡力了?我和朋友交往是否誠信?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否自己已經實踐過了?

這裡的「傳不習乎」就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自己親自實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傳授的知識。這也是「援疑質理」的一種體現,即在學習和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勇於提出疑問,並且要不斷地探求事物的原理和真理。

在現代漢語中,「援疑質理」這個詞語並不常見,但是它的精神在教育和學習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和討論中,要勇於提出疑問,並且要不斷地探求事物的原理和真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