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諸在外意思

"排諸在外"這個詞語來自於中國古代文獻,它的意思是指將某人或某物排除在圈子或範圍之外,不包括在內。這個詞語中的「排」有排除、排斥的意思,「諸」是「之於」的合音,指代某個地方或範圍,「外」則是指範圍之外。

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語並不常見,但在古代文獻中,這個詞語有時會用來形容政治上的排斥、學術上的排斥或者社會上的排斥等情況。例如,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這樣的記載:「孔子適齊,齊景公問政,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於是乃下令,曰:『吾欲以孔子為國老,而諸大夫皆不欲也。』於是孔子遂行,反乎魯。」這裡的「而諸大夫皆不欲也」就可以理解為「而諸大夫皆排諸孔子在外也」,也就是說,其他的大夫都不願意讓孔子參與到齊國的政治事務中,將孔子排斥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