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意思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這句成語出自《戰國策·齊策》,原文是:「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鍾離春者,無恙耶?』使者曰:『不知所謂。』威後曰:『此隱士之未嘗出者也。』於是使者以報齊王,齊王寤,乃聘鍾離春,立為後。」

這句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對方的禮物或好意,應該以同樣的禮物或好意來回報,也就是說要知恩圖報,禮尚往來。在原文中,趙威後問候齊王的使者時,先問了年成和百姓的情況,然後再問及齊王,這體現了她重視民生和國計的態度。而齊王在得知趙威後的問候之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聘請了隱士鍾離春為後,這也是一種報答和禮遇。

在現代漢語中,"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際交往中應該遵循的禮節和道義,表示對方的善意和幫助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