悱的意思

「悱」這個字在漢語中通常與「發」字連用,構成成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個成語出自《論語·述而》,是孔子所言,用來形容教育或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原則。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學生如果不是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啟發他。這裡的「憤」是指心裡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說而說不出來。

所以,「悱」字本身的意思就是想說而說不出來,形容一種想說卻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內心狀態。這個成語強調了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學生有求知慾望和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啟發和引導,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