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夷意思

"外夷"這個詞在漢語中是一個歷史辭彙,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國對外國人的稱呼,尤其是指那些與中國有交往的周邊國家和民族。在古代中國,由於中心王朝的自大和封閉心態,常常將外國人視為野蠻和未開化的民族,因此用「外夷」這個詞來稱呼他們。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外夷"的含義和用法有所不同。在漢朝時期,這個詞主要用來指稱北方和西方的遊牧民族,如匈奴。在唐朝時期,由於對外交往的頻繁,這個詞的用法更加廣泛,包括了來自亞洲其他地區和非洲的商人、使節等。在明清時期,這個詞則更多地用來指稱歐洲的殖民者和傳教士。

需要注意的是,"外夷"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很少使用,因為它帶有明顯的貶義和歧視色彩,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平等和尊重原則。在現代,我們通常使用「外國」、「外國人」等中性辭彙來指稱外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