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什麼意思

和氏璧(Hé Shì B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珍貴玉器,也稱為和璧、和氏之璧或和氏璧玉。它得名於古代楚國的一位名叫卞和的玉石工匠,據說他在楚山中發現了這塊玉石,並將其獻給了楚國的國君。

根據《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卞和在楚山中發現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他堅信這是一塊稀世之寶,但最初他的玉石被兩位楚國國君誤認為是普通的石頭,卞和因此被砍去了雙腳。直到後來,楚文王即位,再次檢驗這塊璞玉,才發現它確實是稀有的美玉,於是將它命名為「和氏璧」,以紀念卞和的忠誠和眼力。

和氏璧後來成為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爭奪的寶物,據說它具有獨特的紋理和光澤,被認為是無價之寶。在歷史上,和氏璧曾引發過多次戰爭和外交糾紛,最著名的是秦國通過外交手段從趙國獲得了和氏璧,後來成為秦始皇的傳國璽,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和氏璧的具體形制和大小並不清楚,因為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具體的實物圖樣。它可能是一塊較大的玉石,也可能已經被雕刻成各種形狀的玉器。和氏璧的故事不僅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玉的崇尚,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權力的鬥爭和珍寶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