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彼體實無故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似乎是從佛教的唯識宗經典中摘錄出來的,特別是與《成唯識論》相關的內容。在解釋這句話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唯識宗的基本概念。

在唯識宗中,「識」指的是心識,即心識的各種狀態和功能。唯識宗認為有八種主要的心識,稱為「八識」,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其中,「五識」指的是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這些識分別對應於我們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它們的作用是接收和識別外境的資訊。

「和合」在這裡可以理解為「結合」或「聚合」,指的是這些識與它們所對應的感官對象(即「所緣」)結合在一起,形成感知經驗。

「設所緣非緣」這句話可能意味著,即使設想這些識有它們所對應的感官對象(所緣),這些對象本身也不是識的真正「緣」,即它們不是識生起的真正原因。

「彼體實無故」這句話則指出,由於這些感官對象本身並不是識的真正緣,因此它們的實體(「體」)實際上是空無的,即它們並不是實在的、獨立存在的事物。

總結來說,這句話似乎是在表達唯識宗的一個核心觀點,即我們所感知的外境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由我們的心識和感官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經驗。這些外境的實體並不存在,它們只是心識的產物。這句話反映了唯識宗對現實世界的空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