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證偽性意思

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是一個科學哲學的概念,由奧地利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是區分科學與偽科學的重要標準之一。

可證偽性意味著一個理論或假設在邏輯上允許被經驗證據所否定。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理論做出了具體的預測,而這些預測可以通過觀察或實驗來檢驗,那麼這個理論就是可證偽的。如果這些預測被證實了,那麼理論得到了支持;如果預測被推翻了,那麼理論就被證偽了,即被證明是錯誤的。

例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預測了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形的,這個預測可以通過觀測和測量來檢驗。如果觀測到的軌道不是橢圓形的,那麼萬有引力定律就被證偽了。然而,如果觀測結果與定律相符,那麼定律就得到了支持。

相比之下,偽科學通常不會做出可以被經驗證據否定的明確預測。它們往往過於模糊或包含有無限解釋空間的概念,以至於無法被實際數據所反駁。例如,占星術聲稱星體的位置和運動可以影響人類的行為和性格,但是它沒有給出具體到足以被驗證的預測,因此占星術是不可證偽的。

波普爾認為,科學理論必須是可證偽的,因為只有這樣,理論才能通過不斷的實驗和觀察來進步。如果一個理論是不可證偽的,那麼它就不能被科學地檢驗,也就不能被稱為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