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專用術語“貌”字是什麼意思

在古漢語中,「貌」字有多種意義,可以指外表的樣子、容貌、姿態,也可以指風貌、氣象、景象,還可以指禮貌、態度的意思。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外表的樣子、容貌、姿態: 《詩經·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段詩歌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來形容美女的容貌。

  2. 風貌、氣象、景象: 《滕王閣序》(唐·王勃):「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這段文字描繪了滕王閣周圍的風貌和景象。

  3. 禮貌、態度的意思: 《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這裡的「色」指的是臉色、態度,意思是說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是很難的,這體現了孝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不同的語境中,「貌」字的意義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具體的上下文來確定其準確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