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的意思古文

"及"這個字在古文中有多種含義,可以作為動詞、介詞、連詞等使用,具體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含義:

  1. 作為動詞,意為「到達」、「達到」、「觸及」等。例如:

    • 《詩經·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2. 作為介詞,意為「到」、「至」、「及於」等。例如:

    •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及秦伯圍鄭。」
  3. 作為連詞,意為「和」、「與」、「以及」等。例如:

    •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玄德及關、張引數騎到江邊。」
    • 《滕王閣序》:「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4. 作為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停頓,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了」、「啊」等。例如:

    •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 《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在不同的語境中,"及"字的含義可能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具體的上下文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