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的意思

"割席"這個辭彙來源於古代漢語,本意是指將坐席割斷,比喻朋友之間因為意見不合或發生矛盾而斷絕關係,類似於英文中的 "cut ties"。這個辭彙出自《世說新語》,講述的是東漢末年著名文人管寧和華歆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管寧和華歆是同窗好友,他們曾經同席讀書。有一次,門外有華麗的車馬經過,華歆就出去觀看,而管寧卻不受干擾,繼續讀書。管寧於是割斷蓆子,與華歆分坐,表示兩人不再是朋友。這個行為表明了管寧對華歆的不滿和對他們之間友誼的斷絕。

後來,"割席"這個詞就被用來形容朋友之間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而斷絕關係的行為。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辭彙的使用並不常見,但在一些文學作品或者正式的書面語中,還是有可能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