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牛之鼎意思

「函牛之鼎」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達生》,原意是指能夠容納一頭牛的大鼎。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器物巨大或者力量強大,也比喻事物的規模宏大或者影響深遠。

在《莊子·達生》中,這個成語的使用是這樣的: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

桓公曰:「聖人之言也。」

曰:「聖人在乎?」

桓公曰:「已死矣。」

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扁子何得以自喻?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輪扁曰:「臣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為輪。今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在這個故事中,輪扁用「函牛之鼎」來形容自己斫輪的技術和心得,這些心得是無法用語言傳授的,就像函牛之鼎那樣巨大,無法一飲而盡。輪扁的意思是,他自己的技藝和心得就像函牛之鼎一樣,是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和傳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