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是什麼意思

修禊(xì),又稱禊祭、禊禮,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祭祀活動,起源於古代的巫術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文人雅集的活動。修禊通常在每年的春季,特別是三月初三日舉行,這一天被稱為上巳節(古時以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為上巳節)。

修禊的活動主要是為了祛除不祥,祈求吉祥和健康。在活動中,人們會到水邊,如溪流、河流或湖泊邊,舉行祭祀儀式,洗滌身體,稱為「祓禊」,意在洗去身上的污垢和疾病。同時,人們還會飲酒賦詩,進行各種文藝活動,如書畫、音樂等,以增進友誼,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修禊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周代,據《周禮》記載,當時已有禊禮的記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修禊活動更加盛行,成為文人墨客們的一種時尚。唐代以後,修禊活動逐漸衰落,但仍然在一些地方和文人群體中保留著。

修禊不僅是一種宗教祭祀活動,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重要文藝活動,對後世的文學、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