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上肉的意思

"俎上肉"這個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四年》,原意是指放在砧板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的對象。後來多用來形容處於被動、無助或者無法自主的處境中的人或物,就像是被放在砧板上等待宰割的肉一樣,沒有任何反抗或逃脫的能力。

這個成語的典故來自於《左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鄭國的公子忽(即後來的鄭昭公)拒絕了他國提出的聯姻請求,理由是擔心成為他國的「俎上肉」,即擔心失去自主權,成為別人操控的棋子。

在現代漢語中,"俎上肉"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某些情況下無法自主、任人擺布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