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八纏與十纏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中,"八纏"和"十纏"是描述煩惱和束縛的術語,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這些都會妨礙個人的修行和達到解脫的目標。

  1. 八纏(Ashta-upadana): 八纏是指八種強烈的煩惱,它們分別是:

    • 貪欲(Raga):對物質或精神對象的過度欲望。
    • 瞋恚(Dvesha):對某些對象或個人的厭惡和憤怒。
    • 愚癡(Moha):無知,特別是指對佛教教義的無知,或者對真相的錯誤理解。
    • 見取見(Sammoha):錯誤的見解,特別是指那些導致錯誤行為的見解。
    • 疑(Vichikitsa):對佛法僧三寶的懷疑,或者對修行方法的懷疑。
    • 慢(Mana):驕傲或自大,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
    • 不正見(Asiddha-drsti):錯誤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有恆常不變的自我)和斷見(認為一切都沒有因果,沒有輪迴)。
    • 無明(Ajnana):根本的無知,對四聖諦等佛教核心教義的無知。
  2. 十纏(Dasa-upadana): 十纏是在八纏的基礎上再加上兩種煩惱:

    • 嫉(Iccha):對他人所擁有的幸福、財富或成就的嫉妒。
    • 慳(Maccha):吝嗇或過度節儉,不願意分享自己的財物或知識。

這些煩惱和束縛是佛教徒修行時需要克服的對象,通過修行戒、定、慧三學,以及實踐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義,佛教徒可以逐漸減少這些煩惱的影響,最終達到解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