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徵意思

"九徵"這個辭彙源自於中國古代文獻,尤其是《尚書》中的《舜典》篇。在古代漢語中,"徵"字有多種含義,但在這裡,它通常被解釋為"徵兆"、"跡象"或"驗證"。因此,"九徵"可以理解為九種徵兆或驗證方法。

在《舜典》中,這九徵被描述為舜帝用來選拔和考核官員的標準。它們包括:

  1. 三載考績 - 經過三年的考核來評估官員的業績。
  2. 三考黜陟幽明 - 通過三次考核來決定官員的升降。
  3. 五服遠近 - 根據官員所在地的遠近來劃分職責範圍。
  4. 五流有宅 - 對於不稱職的官員,給予不同的懲罰。
  5. 五宅三居 - 對於有功的官員,給予不同的獎勵。
  6. 四罪而天下鹹服 - 懲罰四種罪行,使天下人都服從。
  7. 四凶而天下鹹寧 - 剷除四種惡人,使天下安寧。
  8. 三載一閏 - 每三年一次的調整。
  9. 五載一巡守 - 每五年一次的巡行視察。

這些標準和程式旨在確保官員的選拔和考核公正、公平、公開,以維護政治的清明和社會的穩定。通過這些方法,舜帝希望能夠選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人來擔任官職,從而實現良好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