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不異意思

"不一不異"這個詞語來自佛教哲學,特別是中觀學派的思想,由印度佛教哲學家龍樹菩薩所提出。這個詞語可以用來表達中觀學派對事物本質的看法,即事物的存在既不是單一的、獨立的(不一),也不是完全不同、相互分離的(不異)。

在佛教中,這個詞語通常用來描述事物的空性(sunyata),即事物的本質是空,沒有獨立、恆常的存在。根據中觀學派的解釋,事物是由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單獨的自性(svabhava),因此說它們"不一";但同時,這些事物又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不能完全分離或獨立於其他事物之外,因此說它們"不異"。

這種觀點旨在避免對事物存在性的兩種極端看法:一邊是認為事物是完全實在、獨立存在的實體主義(實有派);另一邊是認為事物完全不存在、只是幻象的虛無主義(空無派)。中觀學派認為,真正的實相既不是實有也不是空無,而是兩者兼具的雙運(co-emergence)狀態。

總之,"不一不異"表達了事物既相互依存又沒有獨立自性的本質,是對空性的一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