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更的意思

"下更"這個詞組源自古代的更夫制度,指的是更夫在夜間報時的聲音。在古代,更夫負責在夜間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兩個小時)敲響更鼓,報告時間,以便人們知道夜間的時刻。這個報時的方式被稱為「打更」。

"下更"具體指的是最後一次打更,也就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更夫最後一次報時。因為古代的計時方式是將一夜分為五更,所以"下更"通常指的是第五更,也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在這個時刻,更夫的打更聲意味著即將天亮,人們也快要起床開始新的一天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更"這個詞組逐漸演變出了其他的含義,比如在某些地區,它也被用來形容夜深了,或者是形容事情到了最後的階段,即將結束。在現代漢語中,"下更"已經不再常用,人們更多地使用「深夜」、「凌晨」等辭彙來描述相同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