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的著作。原文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這裡的「上德」和「下德」並不是指道德的高低,而是指修行的層次。在道家思想中,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也就是不執著於道德,不刻意追求善行,而是順其自然,與道相合。

「上德不德」的意思是,真正達到高深境界的人,並不表現出有德的樣子,他們不執著於道德,不刻意去做善事,而是自然而然地行事,不違反道德,也不追求道德的名聲。這種無為而治的狀態,正是真正有德的表現。

「下德不失德」的意思是,那些還沒有達到高深境界的人,他們雖然努力遵守道德規範,不做壞事,但他們的行為是出於對道德的執著和對懲罰的恐懼,而不是出於自然的本性。這種刻意遵守道德的行為,並不是真正有德的表現。

總之,這句話是在強調,真正的德行是自然而然的,不應該是刻意追求的。只有當一個人的行為完全出於自然本性,而不帶有任何執著和造作時,他才算是真正有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