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意思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這句話出自《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是中國古代的一句名言,表達了當權者失去正確的治理之道時,百姓就會離心離德,社會秩序就會混亂。

具體來說,「上失其道」指的是統治者、君主或者政府失去了正確的治理原則和道德標準。這裡的「上」通常指的是在上位的人,即有權有勢的人。而「民散」則是指百姓因為不滿統治者的失道行為而四散離去,不再團結在統治者的周圍,甚至可能出現反抗和叛亂。久,則表示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這句話反映了古代政治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即統治者的行為和政策對於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福祉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統治者能夠遵循正確的治理之道,即實行仁政、德治,那麼百姓就會安居樂業,社會就會和諧穩定。反之,如果統治者失道,那麼社會就會動盪不安,人民就會遭受苦難。

因此,這句話強調了統治者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遵守道德和法律,以公正和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這樣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保持社會的長期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