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是什麼意思

"七年之癢"這個詞語源自西方文化,特別是在美國,它指的是夫妻結婚七年後可能出現的婚姻危機或倦怠期。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1955年的美國電影《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中,由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導演,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主演。電影講述了一個已婚男子在妻子和兒子離家度暑假時,他獨自在家經歷的各種幻想和心理掙扎。

七年之癢的概念並不科學,它更多是一種文化上的比喻,用來形容婚姻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長期相處後的疲憊、乏味或是不滿足感。這種感覺可能源於日常生活的瑣碎、溝通不暢、性生活的不滿意、個性差異的凸顯、孩子的出生和成長壓力等。七年之癢並不一定只出現在結婚第七年,它可能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婚姻中任何一個長時間點可能出現的疲憊期。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會經歷七年之癢,許多夫妻通過有效的溝通、相互理解和適當的婚姻諮詢等方式,成功地克服了婚姻中的困難時期,並使婚姻關係更加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