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什麼意思

「良知」一詞源於儒家思想,特別是受到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影響。在儒家的觀念中,良知是指人類天生具有的道德判斷和道德直覺的能力,是人類本性的善的體現。它被認為是個人內心的指引,能夠幫助人們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和行為。

在王陽明的思想中,良知被視為「本心」或「天理」,是人們與生俱來的道德覺知。他強調通過「致良知」的過程,即通過實踐和自我反省來實現個人的道德完善。王陽明認為,當人們遵循良知的指引時,就能夠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即知識和行動的統一。

在現代漢語中,「良知」一詞仍然保留了其道德和倫理的含義,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和正義感。它強調的是個人內心的道德判斷力和做正確事情的願望。在社會層面,良知也被用來指代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和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