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厥」是什麼意思

《黃帝內經》中的「厥」有幾種不同的含義,具體取決於上下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解釋:

  1. 逆氣:在《黃帝內經》中,「厥」有時被用來指代逆氣,即氣血逆亂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厥」通常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如眩暈、昏厥、抽搐等。

  2. 疾病名稱:在某些篇章中,「厥」被當作一種特定的疾病名稱,通常指的是與氣血逆亂相關的疾病,如「厥逆」、「厥證」等。

  3. 極端:在描述自然現象或人體生理狀態時,「厥」有時被用來表示極端或極限,如「寒厥」、「熱厥」等,指的是極端的寒熱狀態。

  4. 昏厥:在描述人體的病理狀態時,「厥」有時指代昏厥或失去意識的狀態。

  5. 四肢厥冷:在描述四肢的血液循環狀態時,「厥」有時指代四肢的極端寒冷,通常與血液循環不暢或心臟功能異常有關。

在理解《黃帝內經》中的「厥」時,需要結合上下文來確定其具體含義。由於這部經典內容豐富,涉及中醫學的各個方面,因此「厥」的含義也會隨著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