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是什麼意思

《通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紀傳體史書,由南宋歷史學家鄭樵所著。這部書的目的是要總結歷史經驗,探討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鄭樵認為,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錄,更是對現實和未來的啟示。因此,他在編寫《通志》時,不僅僅是對歷史事實的簡單敘述,更是對歷史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評價。

《通志》共分為二十略,包括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都邑略、昆蟲草木略等,涉及面非常廣泛。鄭樵在書中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如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天道循環」,即歷史是在不斷的重複中前進的。他還提出了「史學四家」的說法,將歷史學家分為「紀傳家」、「編年家」、「國別家」和「典章制度家」四種類型。

《通志》在中國歷史學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紀傳體史書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對後來的歷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樵的許多歷史觀點和方法,如對歷史規律的探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等,都成為了後來歷史學家們研究歷史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