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無記心死」是什麼意思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重要經典,由宗喀巴大師所著。在這部論中,提到了「無記心死」的概念,這是指一個人在死亡時,心識處於一種既非善也非惡的中性狀態。

在佛教中,心識的狀態可以分為善、惡和不善不惡(無記)三種。當一個人死時,如果心識充滿善念,如對佛法的虔誠、慈悲心、菩提心等,這被認為是有利的死亡狀態,可以為來生積累善業。相反,如果死時心識充滿惡念,如瞋恨、貪婪、愚痴等,這被認為是不利的死亡狀態,可能會導致惡趣的投生。

「無記心死」則是指在死亡時,心識沒有明確的善惡分別,處於一種混沌、無意識或中性的狀態。這種狀態通常被認為是中性的,既不特別有利也不特別有害,因為它沒有積累善業或惡業的強烈力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無記心死」並不是佛教追求的理想狀態,因為它並不能為修行者帶來解脫或進步。佛教徒的目標是通過修行,達到明心見性,最終證得涅槃。在死亡時,如果有機會保持正念和覺知,甚至能夠修行,這被認為是更有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