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什麼意思

"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句話出自中國古代儒家經典《禮記·中庸》,原文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這裡的「天」通常指自然法則或宇宙的最高原則,「道」則是指人道、倫理道德或正道。整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宇宙的秩序和規律不變,那麼人類應該遵循的倫理道德和正道也不應該改變。這句話強調了儒家思想中對於道德和倫理的穩定性和不變性的追求,認為這些原則是宇宙間的普遍真理,不應該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在中國歷史上,這句話被用來作為維護傳統禮教和社會秩序的理論依據,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作為官方哲學的時代,如漢代和宋代。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人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和應用也發生了變化。在現代社會,人們可能會更加註重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認為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和時代變遷對倫理道德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