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須棄袍意思

"割須棄袍"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三國時期,指的是戰爭中為了避免被敵人識破身份或者為了逃命,而不得不割掉自己的胡須,丟棄自己的長袍。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在緊急情況下,人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身份標誌或者貴重物品,以保命逃生的情景。

這個成語的典故來源於三國時期的曹操。據說有一次曹操在和袁紹的戰爭中失利,被追趕得非常狼狽,不得不割掉自己的胡須,丟棄自己的長袍,化裝成一個普通士兵,才得以逃脫。後來,這個故事就被用來形容人在絕境中的狼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