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什麼意思

"內卷"(neijuan)是一個中文辭彙,源自於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對於印尼農業社會的研究。吉爾茨發現,當農業生產達到一定水平後,由於人口增長和資源有限,農民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耕作同樣的土地,以獲取更多的產出。這種現象導致了一種內部的競爭和努力,但並沒有帶來整體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因為這種努力只是重複性的,沒有創新和突破。

後來,"內卷"這個概念被引入到中國社會學中,用來形容一種社會現象,即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們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而進行的過度競爭和努力,這種競爭和努力往往導致資源的消耗和社會成本的增加,但並沒有帶來整體效率的提升。

在中國,"內卷"常常用來形容教育、就業、晉升等領域中存在的過度競爭現象。例如,學生在高考前的過度複習和補習,儘管可能提高了個人的成績,但整體上並沒有提高教育的質量,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和家庭的教育成本。在職場上,員工可能因為害怕被淘汰而過度加班,但這種加班並不一定帶來工作效率的提高,反而可能導致員工疲勞和健康問題。

總的來說,"內卷"指的是一種低水平的重複和過度競爭,它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但沒有帶來實質性的進步和創新。這個辭彙在中國社會中經常被用來描述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那些與過度競爭和教育壓力相關的問題。